老Mac入门(keng)指南(新手向)(更新“软件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ini vmac ii 老Mac入门(keng)指南(新手向)(更新“软件篇”)

老Mac入门(keng)指南(新手向)(更新“软件篇”)

#老Mac入门(keng)指南(新手向)(更新“软件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看过专栏里这么多文章的你,是正打算弄台老Mac玩玩,还是正在观望?了解下面一些小知识,或许这能帮你在入坑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下面有些概念看不懂?没关系,接触一台Mac或模拟器,就会开始了解和体会了,大家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嘛。本文尝试提供一种“一条龙服务”,从操作系统版本、Mac配置的获取到Mac机型对比选购,以后还可能有常见问题篇等等。当然,不包售后哦。

本文是一篇综合性的入门指南,可以理解成是一种“资源楼”或者是“目录”和“索引”吧,里面还会包含专栏其他文章的链接。这篇文章后续也会更新,提供一些新的内容。文章比较长,不知不觉就快两万字了(知乎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模拟器vs真机”,“关于Mac的操作系统”,“如何查询一台Mac的配置信息”,“老Mac的产品线以及如何选购”,最后还有大家关心的“常见问题”等部分。当然,“常见问题”部分目前还没完善。

目录模拟器还是真Mac?Mac OS和Mac OS X操作系统苹果的HFS/HFS+文件系统与硬盘分区方案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老Mac选择合适的系统和软件(软件篇)常见问题篇模拟器还是真Mac?

相信不少打算入坑的萌新都会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cu)单(bao),有闲钱就买真机;没有预算的话,不需要眼馋别人,可以玩模拟器来解解馋了。(这句划掉。)当然,模拟器和真机都各有千秋,就算是买了真Mac,相信你也会有用到模拟器的时候,特别是买来运行Mac OS 9以及更早的系统时。

真机,可以体验到苹果所说的“软件硬件的完美结合”,更完整地体(ba)验(wan)一台老Mac。不过总是要付出一点点代价的,一台老Mac的价格,最低一两百(运气好还可能找到白送的),高的还有上千元的,当然也还有传家宝(最高的好像看见过180万元的)。稍后的部分会详细讨论。收的机器不在于多,而在于适不适合自己。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把当年的苹果全家桶集齐的。

至于模拟器嘛,如果你手上银子不多,或者只想体验系统和软件,那完全是可以。还有,玩模拟器的萌新也绝不要把使用模拟器当成什么丢人的事情。玩模拟器也并不会显得低人一等,就算用上了真Mac,也很可能会有使用模拟器的时候,特别是运行老版本Mac OS时。(比如测试什么软件时,把资源拷贝到真机之前用Stuffit等软件打包的时候,或者把拷贝来的资源进行处理等等时候都有可能用到模拟器。)

Mac的模拟器,百花齐放,毕竟Mac本身就换过两次架构,从1984年初代Macintosh的摩托罗拉68000系列处理器到1994/1995年换上PowerPC处理器,再到2006年换用Intel的处理器。需要体验各时代的Mac,光是一个模拟器肯定是不够的。一些采用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缩写成“m68k”或“68k”)的模拟器,比如Macintosh Plus,还能在线模拟,PCE.js 。但至今没看到一款可以完美模拟摩托罗拉68020/68030/68040还有PowerPC Mac的模拟器。而早期Intel Mac系统话,这里不讨论如何模拟或虚拟。主要的Mac模拟器有:

Mini vMac 可以模拟System 1 到 7.5.5 Basiisk II 可以模拟System 7 到 Mac OS 8.1SheepShaver 可以模拟System 7.1.2 到 Mac OS 9.0.4 PearPC 可以模拟Mac OS X 10.1 到 10.4 Qemu 目前可以模拟Mac OS 9.0.4 到 9.2.2, Mac OS X 10.0 到 10.5,还能模拟Rhapsody 5.6(Mac OS X Server 1.2v3)和Mac OS X DP1-4甚至Public Preview版本。

可以点击这些链接看看它的说明。至于如何选择模拟器,可以看这一篇概述。

(注:pce模拟器是我见过的一款比较完美的模拟68000处理器Mac的软件,至少包括了SCSI硬盘的模拟,可以模拟包括Macintosh Plus、Classic和SE在内的多个68000机型。PCE.js那个链接是它的在线版本,第三方移植的。pce还模拟IBM PC 5150和Atari ST,这些就不是Mac了。)

传送门:在蓬岸大佬开的“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里体验中文版System 7.1

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Mac OS和Mac OS X操作系统

苹果说,“Mac之所以是Mac,OS X功不可没”(不是我吐槽的“EFI和SMC功不可没”),这里的OS X就是Mac OS X —— Mac电脑的操作系统。

当然最初的Mac的操作系统可不叫Mac OS X 、OS X 或者macOS,叫做Macintosh System Software(Macintosh系统软件),简称System。一语道破,当时的操作系统就是一个软件,比一般的软件(应用程序)特殊一些,叫“系统软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使用环境,就好比隔壁家的Windows和更早的DOS。

这个系统,从System 1到System 7.5还叫“System”,到了7.5.3版就改叫“Mac OS”了。这些都是远古版本…… 苹果说的Classic(经典) Mac OS除了System 1到7.x版本,还有Mac OS 8.x和Mac OS 9.x系列,这些版本都是相当远古的版本,它们与现代的Mac OS X有较大的差别。

关于Classic Mac OS,可以参考以下两篇:

osnine:浅谈Classic Mac OS(上篇)osnine:浅谈Classic Mac OS(下篇)

以及这两篇讨论Mac OS 9“功能扩展”和“控制板”文件夹的文章:

paizhangpi:Mac OS 9:关于「控制板」paizhangpi:Mac OS 9:关于「功能扩展」

后来10这个版本,由于采用了全新的内核,与以往的版本有“质”的变化,于是苹果决定把它命名为 Mac OS X(“X”就是罗马数字“10”的写法), 版本号从10.0开始,到现在的10.15。只不过后来10.8到10.11的版本改名叫OS X,从10.12开始改名为macOS。(吐槽:按照macOS, iOS, tvOS和watchOS的命名规则,为啥ipadOS要叫iPad OS,破坏队形了。)

相关阅读:从Mac OS到Mac OS X

paizhangpi:从Mac OS到Mac OS X:从内到外的焕然一新,意义深远的跨越

早期的Mac OS X,从10.0到10.8,它们的名字都以大猫(大型猫科动物)命名,后来从10.9开始,改用了加州风景的名字。逛国外论坛,很多人都叫某个版本的代号(如Tiger),而不是版本号(如10.4),这一点需要习惯。那我们来看看这些大猫的名字吧。

Mac OS X 10.0 CheetahMac OS X 10.1 PumaMac OS X 10.2 JaguarMac OS X 10.3 PantherMac OS X 10.4 TigerMac OS X 10.5 Leopard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Mac OS X 10.7 LionOS X 10.8 Mountain Lion (后面的版本都是加州风景名称,这里就不列举了)

这些版本里,Mac OS X 10.0-10.4是PowerPC G3能够支持的版本。10.4 Tiger还是第一个支持Intel Mac的版本,虽然对于Intel机型来说Tiger 10.4只是过渡时期的产物。而10.5 Leopard,要求至少867MHz的PowerPC G4处理器(900MHz的G3都不行),同时也是PowerPC Mac能运行的最后一个版本。从10.6 Snow Leopard开始,Mac OS X只支持Intel Mac。

对于PowerPC设备来说,比较推荐的系统是Tiger 10.4,软件兼容性较好,运行起来也要比Leopard 10.5更流畅。Leopard 10.5需要在速度较快的PowerPC G4(大概是1.2GHz以上)或者PowerPC G5机器才能较为流畅地运行(部分动画可能还是会卡)。

对于早期Intel Mac来说,更推荐Snow Leopard 10.6,它是Leopard 10.5的全面优化版,同时是最后一个还能运行PowerPC软件的Mac OS X了。很可惜,Snow Leopard 10.6并不能运行在PowerPC Mac上。Snow Leopard 10.6.8是最后支持32位处理器的型号。从Lion 10.7开始,处理器必须是64位的,而且Lion 10.7也不支持运行PowerPC应用程序了。

Lion 10.7特殊之处还在于,它还支持32位EFI固件的机型上启动,因此还保留了32位内核和内核扩展(驱动),在32位EFI机器和内核上也运行64位应用程序。从10.8开始,必须要64位EFI固件的机型才能启动,而且也只有64位内核了。 后续的OS X版本在这里也就不讨论了,要是再讨论下去迟早会说到现代macOS。

除了这些系统,苹果还为Mac电脑开发过这些系统,不过都太小众了,并不是为满足大众需求而开发的,还有的是测试版系统。

A/UX 即Apple Unix,运行于部分680x0的Mac电脑上。Rhapsody 苹果收购NeXT后,给NeXT的系统套上Mac OS的Platinum风格的外观,就成了Rhapsody。早期的Rhapsody DP1和DP2版还支持x86 PC。Mac OS X Server 1.x 是Rhapsody的正式版,用于服务器。注意,是1.x而不是后续的Mac OS X Server 10.x版本。Mac OS X DP1 - DP4 是后来Mac OS X 10.0的开发者预览版。DP1和DP2还是传统的Mac OS外观(Platinum主题),DP3和DP4才开始有Aqua主题,还是早期未定型的Aqua,与后来的界面有一定差别。Mac OS X Public Preview 是Mac OS X 10.0的公众预览版,有时间限制,过期自爆。

至于Rhapsody和Mac OS X 10.x的区别,本文也不讨论,毕竟Rhapsody本质上也是过渡版本。姑且可以认为它们是老版本和新版本的关系吧。关于Rhapsody的文章,专栏里也有,这里就不传送了,大家可以在专栏主页往下翻,并善用浏览器的搜索功能(Windows一般按Ctrl-F 而Mac一般是Command-F)。

苹果的HFS/HFS+文件系统与硬盘分区方案

对了,关于Mac的文件系统(可以理解为软盘或者硬盘分区的格式),还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paizhangpi:简单聊早期Mac OS与Mac OS X的文件系统

Mac电脑的硬盘分区方案一般有三种:

APM(Apple Partitions Map) 苹果分区图方案,用于摩托罗拉680x0处理器(m68k)和PowerPC的Mac电脑,也是传统Classic Mac OS所兼容的方案。GUID分区表(GPT) 用于Intel处理器的Mac电脑。后来主流PC电脑也逐渐开始采用这种方案,Windows Vista系统开始就自带了GPT分区表的支持。MBR分区表, 一般多用于PC。m68k和PPC的Mac不能从这种分区表的磁盘上启动,但System 7配合PC Exchange功能扩展之后可以支持MBR磁盘和PC的FAT分区,后来也支持FAT32分区。

一般来说APM分区表用于m68k和PPC Mac电脑,而且只能从这种分区表的磁盘上启动。而Intel Mac支持从GPT分区表的磁盘启动,早期的大部分型号也同时支持从APM和MBR分区表的磁盘启动。现代的Intel Mac是否还支持从APM和MBR磁盘启动,这里就不讨论了。

获取一台Mac的具体信息如何表示一台Mac的型号

一般有机型标识符,型号,EMC号和订单号。

机型标识符(Model Identifier),如MacBookPro和MacPro1,1之类的,这个较好理解,前面的英文就是产品系列,逗号前的数字表示某一代,逗号后的数字表示这一代中的某一款。

除了型号标识符,还有型号(Model Number),比如一般是A加上四个数字,比如A1186(初代Mac Pro到2008年初款)。

EMC号也能查询到一种机型,比如Mac mini G4的EMC号是2026。准确说EMC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通常也不当作型号使用, 但也可以通过EMC来查到一个Mac的型号。

此外更具体的还有订单号(Order Number),这个就更具体了。比如同一个系列,机型标识符,型号和EMC都相同,但不同配置的机器有不同的订单号,比如M9676LL/A表示2005年初的PowerBook G4 15英寸中的1.5GHz款,而M9677LL/A表示的是1.67GHz款。

哪里可以查询到一台Mac的具体信息

如果你现在用的设备是一台现代的Mac,iPhone, iPod touch或iPad,你可以从App Store下载到Mactracker应用。这款应用虽然是英文的,但收录设备齐全,资料也比较详细。

Mactracker的Mac版iOS版Mactrackerp.s. 这个图标真的不是某个Mac模拟器的图标。

如果手上没有(现代的)苹果设备, 那也没关系。EveryMac网站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不过也都是英文的。EveryMac最强大的功能是它的Ultimate Mac Lookup(Mac型号终极查询),可以通过型号数字查询到具体Mac的信息,更强大的是可以通过产品序列号来精确地找到那台Mac的参数。

嗯,EveryMac就是这个英文的,还带有点土味的网站。但别小看它,它收录的信息可比Mactracker全面多了。分类查询

传送门:

EveryMac主页:https://everymac.com

EveryMac按产品系列查询页:Apple Macintosh, iPod, iPhone, iPad Specs: EveryMac.com

Every Mac终极查询页:Lookup Mac Specs By Serial Number, Order, Model & EMC Number, Model ID @ EveryMac.com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般来说,一台Mac出厂时安装的Mac OS版本是它最低能兼容的版本。比如初代Mac mini G4预装了Mac OS X 10.3.7 Panther,那它最低支持的版本是Panther 10.3.7了,即使后来销售时可能会升级到Tiger 10.4系统,但还是可以装回Panther 10.3.7的。

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老Mac

(本节原标题:如何捡适合自己的垃圾)

选购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些市场上的“黑话”——机型的各个昵称:

paizhangpi:闲鱼/爱好者之间,古董苹果电脑的常见昵称、简称

Mac使用过三种处理器,分别是Intel x86/x86_64、PowerPC和摩托罗拉68000系列(m68k)。其中只有Intel型号才能运行Windows,更老的PowerPC和摩托罗拉680x0的Mac机型只能通过虚拟机(准确说是模拟器)来安装Windows,这样的话Windows运行速度非常慢。

采用Intel已经算是比较现代的了,本文也不打算讨论太新的型号,只打算讨论较旧的型号。主要以Mac OS X 10.6兼容性为准,2010年前的部分型号。 如果你购买的Intel设备太旧了,不兼容现代macOS,也可以通过安装Windows来为这台设备来获得更新的软件支持。至少Intel Mac都是酷睿处理器,运行Windows 7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如何在PPC和Intel之间选择:如果你想体验PowerPC处理器而已,那当然选择PowerPC款。其次,可以根据想要体验的Mac OS来选择硬件。一般来说,运行Mac OS X Panther 10.3和更早版本的系统必须使用PowerPC Mac;而运行Mac OS X Tiger 10.4和Leopard 10.5的话,PowerPC (G4)和Intel Mac都能胜任;至于Snow Leopard 10.6和以后版本的Mac OS X,则只能选择Intel Mac

关于选择台式机还是笔记本,这个可以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如果房间的空间足够,没有移动需求,可以选择台式机,何况塔式的机型(Power Mac和Mac Pro)都有很强的定制性,可玩性也很高。如果空间有限,或有移动需求,可以选择笔记本。

我们来看看主流的Mac型号,从新到旧介绍。

没有绝对的推荐和不推荐。就算是本文不推荐的机型,或许你也照样玩得开心,有些推荐的机型也未必能买得到(或者买得起)。

还有一个常识:Mac的鼠标都只有一个键,笔记本的触摸板也是。(某天看到一个卖MacBook的卖家说这台电脑的触摸板右键失灵…… 有感而发。)访问右键菜单需要先按住Ctrl键再按鼠标或触摸板上的键(你说是鼠标哪个键呢)。

Intel Mac

2006年开始,Mac电脑全部采用Intel处理器。 但要注意的是2006年上半年的型号全部是32位处理器(Core Duo),下半年才陆续使用64位处理器(Core 2 Duo)。

产品线有:

台式

Mac Pro(原Power Mac) 专业级,扩展性强,可安装PCI-E板卡iMac 主流级,自带显示器Mac mini 入门级,小型机箱占用空间小,但需要自备鼠标键盘和显示器

移动

MacBook Pro (原PowerBook) 专业级MacBook (原iBook) 主流级MacBok Air (2008年推出) 轻薄便携 Mac ProMac Pro,图片来自Mactracker

Mac Pro可玩性非常强,所有型号都已经配备64位的处理器了,机箱内大部分配件可以更换,实在过时用不动了还可以DIY主机箱安装PC主板(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但能买到的Mac Pro基本都是单主机的,需要自备鼠标键盘和显示器。目前来讲,Mac Pro的价格还比较高,大部分都至少需要600元以上,普遍在1000元以上。

操作系统兼容性方面,2006年8月份发布的初代Mac Pro(机型识别号MacPro1,1 / 型号A1186)预装Mac OS X Tiger 10.4.7系统,最高兼容Mac OS X Lion 10.7.5(可破解安装更新的版本)。2007年发布的八核版(MacPro2,1 / A1186)同样可以安装Mac OS X Tiger 10.4.9系统,官方最高也到Lion 10.7.5。如果购买的是Early 2008款(MacPro3,1 / A1186)和更新的版本,那最低就是Leopard 10.5操作系统了,但是可以兼容El Capitan 10.11系统。如果有运行Tiger 10.4的需求,可以买2006和2007款,但Intel的Tiger系统只是过渡版本,而且不能运行Classic Mac OS程序(没有Classic环境)。

相关文章:

kusahae:在2006款Mac Pro上安装OS X Mavericks

iMac

iMac一体机是定位是主流机型,家用和办公室用。iMac最大的好处是性能在当时算得上主流,而且还集成了一块不错的显示屏和一对效果较好的音箱。iMac屏幕上方还有一个叫iSight的摄像头,只是分辨率只有640x480。当时购买的iMac一般都附带鼠标和键盘,直接买回家就能用。不过如果现在收二手iMac机型,那有很有可能收来的就是一台iMac本身,没有鼠标键盘(可能是因为就鼠标键盘单独卖都能卖不少钱)。

17英寸款iMac 2006

2006款的iMac沿用了iMac G5的外观,但是比G5型号更薄,而且机箱内部的布局不同。和iMac G5一样,除了有17英寸的型号,还有20英寸的。如果想体验10.4 Tiger系统,可以考虑2006年的iMac。

值得注意的是,2006款的iMac经过了三次升级。分别是2006年1月款(Early 2006)(17寸 iMac4,1 / A1173)(20寸 iMac4,1 / A1174),6月款(Mid 2006入门款)(17寸 iMac4,2 / A1195)和9月款(Late 2006)(17寸 iMac5,1 / A1208)(20寸 iMac5,1 / A1207)。2006年9月还发布过24寸的iMac( iMac6,1 / A1200)和17寸入门款(Late 2006 CD)(iMac5,2 / A1195)

其中1月和6月款都是Intel Core Duo处理器,不支持64位,因此操作系统最高支持10.6.8 Snow Leopard,而且入门级的6月款(iMac4,2)采用的是GMA950集成显卡。更值得购买的是9月款(Late 2006),当然也建议避开入门款Late 2006 CD(iMac5,2)这种GMA950集显的型号。另外,2006款即使是有64位处理器的型号,也不建议使用Mac OS X 10.7,处理器太慢了,运行也很卡顿,也可能是内存最大只支持2GB的缘故吧。(iMac5,1固件实际支持3GB内存,可能需要一些破解。)

如果不慎买到了2006年1月款(iMac4,1)和6月款,也可以更换成Core 2 Duo的CPU(支持Socket 479插槽的T7200/T7400和T7600),这样就支持64位了,但更换CPU之前需要先强制刷成iMac5,1或iMac5,2的固件。

哦对了,好像忘了说价格。2006款的iMac,价格大概在200-800之间,合适的入手价格建议不超过500,如果能花200-400拿下就最好了。

2007款20英寸iMac,图片来自Mactracker

2007款iMac采用了铝合金外壳,有20寸(iMac7,1 / A1224)和24寸(iMac7,1 / A1225)款,在速度上也有一定的提升(但还是采用笔记本处理器)。显卡从2006款的ATI Radeon X1600升级到了ATI Radeon 2400 XT或ATI Radeon 2600 Pro。2007款iMac还支持Tiger 10.4操作系统,最高支持OS X 10.11.6 El Capitan,兼容性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2007款的价格嘛,稍微贵一些。建议合适的价格是低于800的,但目前还不是时候。后续的2008和2009款已经是10.5 Leopard操作系统起了,这里也不多做介绍,目前价格也不是特别合适。

Mac mini

相对于Mac Pro和iMac, Mac mini简直是乞丐级的存在。这里不讨论2010款铝壳的Mac mini,还是讨论2006到2009年的“小饭盒”。

Mac mini 小饭盒,图片来自Mactracker

同样,2006款的Mac mini有年初款(macmini1,1 / A1176)和年末款(Macmini1,1 / A1176)。但这两款都不建议购买,因为都是32位处理器,年初款甚至还有最乞丐的Core Solo T1200 1.5GHz单核版,虽然年末款已经是T2300 1.66和T2400 1.83的了。虽然2006款也能通过强刷2007款(Macmini2,1 / A1176)固件和更换处理器的方法来获得64位支持。2007款更新不大,只是换上了64位处理器。 2006和2007款都是GMA950集成显卡,性能就别指望了。

所以2006和2007款Mac mini不太推荐。如果要买,建议入手价格100-300,但目前价格似乎都不太合适。

至于2009款(Macmini3,1 / A1283),操作系统已经是Leopard 10.5起了,但更推荐这一款。2009年初和年末款,差别只在处理器速度。显卡是GeForce 9400M集成显卡(买NVIDIA芯片组送的显卡),而且可以安装El Capitan 10.11系统,破解后甚至可以安装Mojave 10.14(跑题了跑题了)。推荐入手价格200-450,高于500就不香了。

MacBook Pro15寸MacBook Pro,图片来自Mactracker

相关文章:

paizhangpi:从PowerBook到MacBook,从内到外的重大升级(1)paizhangpi:从PowerBook到MacBook,从内到外的重大升级(2)paizhangpi:铝合金PowerBook G4与MacBook Pro:究竟有何不同?paizhangpi:带你看看:一台2008年早期的17寸MacBook Pro工程机

这代MacBook Pro“继承”了PowerBook G4的外观,但增加了iSight摄像头。有15英寸和17英寸款。2006年1月先是推出了15英寸款(MacBookPro1,1 / A1150),再是于4月份推出17英寸款(MacBookPro1,2 / A1151)。这两款都是32位处理器的,且CPU固定在主板上无法更换,因此不推荐,而且目前价格普遍偏贵。

值得注意的是,15寸的版本用的是1440x900分辨率,与末代15寸PowerBook G4的1440x960相比要小一些,而且比例也从3:2变成了16:10。2006年5月还推出了15寸镜面屏的版本。17寸还是和末代G4一样,使用16:10比例的1680x1050分辨率。

2006年10月,终于推出了64位Core 2 Duo处理器的版本。显卡和之前的一样,是ATI Mobility Radeon X1600。15寸型号为MacBookPro2,1 / A1211 ,17寸型号为MacBookPro2,2 / A1212。这款虽然比2007款稍慢一些,最高也只能运行Lion 10.7系统,但没有显卡门。

2007年6月发布的MacBook Pro(15寸 MacBookPro3,1 / A1226)(17寸 MacBookPro3,1 / A1229)有更快的系统总线(从667MHz升级到800MHz),芯片组也更新了。但这代采用的是NVIDIA GeForce 8600M GT显卡,需要注意显卡负载和温度,免得因为显卡门让整台电脑“瞎”了。这一代还兼容Tiger 10.4系统,最高安装到El Capitan 10.11,但因为CPU不支持SSE4,因此不能破解安装Sierra 10.12以上的版本。

2008年初发布的MacBook Pro是最后一代采用PowerBook G4外观的型号了。2008年中发布的是15寸Unibody款,这款在本文中不讨论暂不讨论(因为太新了)。2008年初的15寸(MacBookPro4,1 / A1260)和17寸(MacBookPro4,1 / A1261)是比较推荐的型号,至少CPU支持SSE4。这一代虽然预装Leopard 10.5,但还是可以降级到10.4.11,但运行Mac OS X 10.4.11的话,由于驱动问题,键盘Fn功能键无法使用(只能当基本的F1 F2用),并且触摸板不能支持双指和手势,滑动起来不是特别利索,但其他功能没什么问题。官方支持最高El Capitan 10.11系统,但可以破解安装Mojave 10.14(又跑题了)。但这一代用的还是GeForce 8600M GT(显存翻倍到512M),可能同样有显卡门,所以还得注意显卡温度和负载。

MacBook Pro的价格目前普遍较高,因此还是需要多观望。推荐的型号,2007和2008款,比较合理的入手价格为400-800元,取决于成色,成色好的可以再高一些。但目前价格还是太高,最高甚至看到有3000多元的,这完全不值得。

MacBookMacBook,是不是很像iBook?图片来自Mactracker黑款MacBook,图片来自Mactracker

MacBook继承了iBook G4的外号“小白”,连外壳都有些相似。但小白只有13英寸的版本,而且配置普遍很低,初期型号(2006-2008)几乎是Intel GMA集显,最高支持Lion 10.7系统。如果价格合适(200-400),还是可以考虑的。除了白款,MacBook还有黑款,这算是比较“稀有”的了,毕竟从2002年以来,基本都没发布过什么黑色的型号。

MacBook的2006到2007款都是支持Tiger 10.4的。而2008款预装Leopard 10.5,很可能可以安装Tiger 10.4,但即使安装了Tiger 10.4.11都可能和Early 2008的MacBook Pro一样无法使用键盘Fn功能键

MacBook中有且只有Late 2008款发布过铝合金Unibody的,这款是采用NVIDIA GeForce 9400M集显的型号,官方支持安装到El Capitan 10.11,但还是可以破解安装到Mojave 10.14(怎么还跑题了)。 但普通白壳的Late 2008款和之前的型号是一样的,Intel GMA X3100集成显卡,最高Lion 10.7系统。

MacBook 2009年初和年中款(MacBook5,2 / A1181)重回白壳,但也采用了NVIDIA GeForce 9400M集显,09年末还推出塑料Unibody款(MacBook6,1 / A1342),都是预装Leopard 10.5,官方最高El Capitan 10.11,可以破解安装到Mojave 10.14(第四次跑题了)。

MacBook Air

这个产品线初期还是非常惊艳的,当时超薄的笔记本,但同样太新了,暂时不讨论太多。但如果要买,同样不建议2008年1月份的初代款(MacBookAir1,1 / A1237),这款最高支持到Lion 10.7.5,因此建议至少选择2008年10月款(MacBookAir2,1 / A1034),因为最高可以运行El Capitan 10.11,甚至破解运行更新版本的系统。价格可能至少还要700元,还是有点贵。

参考文章:

paizhangpi:纸袋中拿出的电脑,第一代MacBook Air(2008)体验PowerPC Mac

从1994年的Power Macintosh 6100系列,以及笔记本的PowerBook 5300系列/PowerBook Duo 2300系列开始,苹果把处理器的架构从摩托罗拉680x0系列迁移到了PowerPC。

最早支持PowerPC的Mac系统版本是System 7.1.2,用于非常早期的PowerPC Mac电脑。为了兼容原来摩托罗拉680x0处理器Mac的应用程序和驱动,苹果在PowerPC Mac电脑的固件(姑且可以把“固件”看成是“BIOS”)中加入了一个叫Nano kernel的内核,这个内核作用很简单,就是一个内核级的摩托罗拉680LC40处理器的模拟器!方法简直粗暴,不过确实解决了与旧软件的兼容问题。早期的模拟效率较低,但这个问题在System 7.5.3中得到了改进。

固件也有先后两代,传统的Old world固件(又叫Macintosh Toolbox)以及新的New world ROM(基于OpenFirmware)。关于这两代固件,可以参考文章:

paizhangpi:小议Mac OS Classic的底层架构与Mac的固件沿革

采用的处理器也是从早期的PowerPC 601,603/603e和604/604e到后来的PowerPC G3、G4和G5。

(呃,好像跑题了。)

早期采用PowerPC 60x处理器的型号均不推荐刚入坑的萌新选购,因为年代过于久远,这些型号在国内也很难找到,就算能找到,价格也十分昂(gan)贵(ren)。

一句话:比较推荐的是G3(笔记本)和G4以及G5系列。可以参考专栏内的选购指南:

paizhangpi:旧款Macintosh导购(第二版)

这次先来简单谈谈Oldworld固件的老型号,产品线过于混乱,这里就不深入了,可以自行了解。

台式机主要有:

Power Macintosh 四位数系列,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Macintosh Performa 四位数系列,主要面向主流市场Twentieth Anniversary Macintosh (20周年纪念版)算是一台概念机Power Macintosh G3 Beige(米黄色机箱的G3)

笔记本就简单多了,就是PowerBook系列。PowerBook时间线参考:

paizhangpi:供参考和查阅:PowerBook的Timeline,1991年到2005年

PowerBook 5300系列和PowerBook Duo 2300系列,苹果的第一批PowerPC笔记本。年代过于久远,不适合刚入坑的萌新。看看就好:

paizhangpi:有史以来最贵的苹果Mac笔记本,PowerBook 5300ce(1995)体验

后续还有入门级的PowerBook 1400,主打便携的PowerBook 2400以及旗舰级的PowerBook 3400系列。同样年代久远,不太适合刚入坑的萌新。同样看看就好:

paizhangpi:PowerBook 1400c(1996)初体验paizhangpi:PowerBook 3400c(1997)初体验

再后来是PowerBook G3,这一代前后有五个型号,前三个型号(1997和1998年)是Old world ROM,而且后两个型号(1999和2000年)是New world ROM。 1997年发布的代号为Kanga的PowerBook G3其实是3400c的升级版,连外壳都一样,这一代是最惨的,虽然是G3,但官方只支持最高Mac OS 9.1系统。不过幸运的是,你想入这个坑也入不了,国内几乎无售。1998年五月,代号为Mainstreet/Wallstreet的第二代PowerBook G3发布了,这代也有一个坑,就是入门款233MHz的型号确实233,因为没有L2缓存,运行速度比250MHz和292MHz的慢多了。1998年发布的PowerBook G3 (Wallstreet II)还有个代号叫PDQ,由于代号的全称过于“文明用语”,这里就不说了,不过总算这次233MHz型号也有L2缓存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代“文明用语” G3是最后一代使用彩虹色苹果logo的笔记本了。

说完Old world型号,我们再看看New world型号的产品线:

台式

Power Macintosh G3 (“蓝白机”)Power Mac G4 系列 Power Mac G4 Cube系列 (“冰块”)Power Mac G5 系列iMac G3 系列iMac G4 (“台灯机”)iMac G5eMac (采用CRT显示器的入门级G4一体机)Mac mini G4 (初代“小饭盒”登场)

移动

PowerBook G3 (Bronze Keyboard/Lombard 和 Firewire/Pismo 两代)PowerBook G4 (15英寸钛合金 “火锅机”) PowerBook G4 (12英寸“小飞机”、15英寸“中飞机”和17英寸“大飞机”)iBook G3 (“贝壳机”)iBook G3 (“小白”和“大白”)iBook G4 (“小白”和“大白”)

同样,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台式机还是笔记本…… 没有什么绝对推荐或者绝对不推荐的型号。简单分析一下这些机型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同样注意:2002年底,Jobs为Mac OS 9举行了一场滑稽的葬礼,并宣布不再提供Mac OS 9的支持。因此2003年发布的新机型多数都不能运行Mac OS 9了,只有部分机型还支持,比如iBook G3,Power Mac G4(非FW800型号)以及配备ATI显卡的eMac型号等还支持Mac OS 9。Mac OS 9最高支持的显卡是NVIDIA GeForce 4系列和ATI Radeon 8500到9200系列,从GeForce Fx 5系列和ATI Radeon的9500型号开始都没有Mac OS 9的驱动。

Power Macintosh G3 蓝白机Power Mac G3蓝白机的侧面,New world型号,图片来自Mactracker

Power Macintosh G3蓝白机系列已经很难买到了,虽然可玩性强,可以自己通过PCI板卡来扩展,甚至可以升级CPU,但国内难找到价格合适的。国内有一台Power Mac G3,但是价格已经是“收藏品”级别的了,虽然它目前的价值远达不到收藏品级别,价格好像39999以上吧。(又让我想起那台卖180万的不能开机的PowerBook,卖家其实也挺惨,据说是花五万块钱买来这种不开机的玩意儿的。)而还有一台卧式机箱的G3(米黄色),属于Old world固件,而且也需要ADB键鼠以及VGA转接器,同样不推荐新手入坑。

iMac G3初代iMac G3 “邦迪蓝”款,图片来自后来推出的五种不同水果颜色的iMac G3,图片来自Mactracker特别版iMac 600MHz,图片来自Ecerymac特别版iMac 500MHz,图片来自Mactracker

iMac G3系列,国内非常难找,而且就算找到了,价格普遍也炒到了较高的水平。色彩斑斓,确实漂亮,但CRT显示器有些占地方。如果要买的话,量力而行吧。再说PowerPC G3 233到300MHz的性能也只适合运行Mac OS 9到Mac OS X 10.2 Jaguar。运行Tiger 10.4建议至少466MHz以上的G3,该系列最高有700MHz型号。有目前专栏里也没有相关的文章。

Power Mac G4系列

Power Mac G4,从初代PCI显卡型号到2000年的Digital Audio型号都是这个外观,图片来自Mactracker2002年的QuickSilver机型(水银机),图片来自MactrackerG4 MDD系列(Mirrored Drive Doors 镜面机),2002下半年到2003年,其中包括了Firewire 800(火线800)型号,图片来自Mactracker

Power Mac G4系列,也是经典的台式Mac机型,可玩性强。年代从1999年到2003年,处理器从350MHz到1.42GHz。我本人也收过三台,前两台是早期型号价格200-300,但现在基本找不到这个价格的机型了,第三台就是双路1.25GHz的末代机型。如果你能找到价格合适的Power Mac G4,住所有足够空间的话,那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末期的G4 MDD系列,专栏里也有一些文章介绍:

paizhangpi:Power Mac G4 MDD:双路PowerPC G4工作站初体验

关于Power Mac G4系列的机型历史,可以参考这篇:

osnine:遇见Power Mac G4 Firewire 800 —— 塔式G4的“现代化”之路 (上篇)Power Mac G4 CubePower Mac G4 Cube(“冰块”或者叫“方块”),图片来自Mactracker

Power Mac G4 Cube目前国内比较少见,价格普遍炒到了千元以上。因此不太适合刚入坑的萌新购买,如果预算足够或者找到了合适价格的话可以买,不然还是看看就好。相关文章:

paizhangpi:被动散热的迷你电脑,Power Mac G4 Cube(2000)体验iMac G415英寸的iMac G4“台灯”,图片来自Mactracker

iMac G4的外观设计还是很有创意的,它的“脖子”非常灵活,可以灵活地调整屏幕的位置和角度。初代15英寸款iMac发布于2002年1月,分辨率1024x768。同年7月发布了宽屏17英寸款,分辨率1440x900。2002年的iMac有700MHz和800MHz款,而且都能运行Mac OS 9系统。而2003年初发布的iMac则是800MHz起,最高1GHz,但是不能启动到Mac OS 9了。

2003年9月发布了支持USB2.0的iMac G4型号,其中17英寸款的显卡从原来的NVIDIA GeForce 2 MX和4 MX升级到了GeForce Fx 5200 Ultra,而15英寸的却还是GeForce 4 MX显卡。同年11月发布了20英寸的iMac G4,分辨率为1680x1050,同样是GeForce Fx 5200 Ultra显卡。这些USB2.0型号的iMac,系统总线频率也从100MHz和133MHz提到了167MHz,内存也用上了DDR。

值得注意的是,iMac G4所使用的处理器,PowerPC G4 7450和7455都没有安装L3缓存,只有256K的L2缓存,因此速度不能和同频Power Mac G4的相提并论。另外,非Fx5200显卡的机型也可以尝试破解安装Mac OS 9操作系统,而Fx5200型号没有相应的显卡驱动,因此就是破解了也不能获得较好的体验。

iMac G4在国内的价格被炒到了千元以上,目前还是不值得购买的型号,至少等价格回归理性再买吧(遥遥无期)。说起iMac G4我就觉得很遗憾, 2014年的时候我曾以300元的价格拍下一台iMac G4 800MHz(2003年初款),但询问卖家后,通过序列号查出是2003年的型号,不支持Mac OS 9于是就退了,转而购买了一台200元的Power Mac G4 400MHz(AGP显卡型号)。要是当时知道能破解运行Mac OS 9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毕竟现在想买就是几千元了。

eMaceMac一体机,苹果最后的CRT显示器一体机了

eMac系列最初面向教育市场,当然,后来也作为一台入门的低端机而面向大众市场了。该系列全部采用PowerPC G4处理器。目前也不好找,但目前价格较低(约300-600元)。 2002年到2003年5月的型号原生支持Mac OS 9.2,后续的部分型号可以破解安装Mac OS 9.2。

Mac miniMac mini G4,图片来自Mactracker

2005年发布的Mac mini G4开启了全新的产品线——Mac mini。当然,这个产品线面向低端市场,可以说是最廉价的Mac机型了,或者说是苹果拿来圈粉的机器。目前价格在100-400元,超过500就不太推荐了。2005年初发布了1.25GHz(低配)和1.42GHz(高配)款,而在9月份进行了一次简单升级,低配款升级到1.33GHz,高配款升级到1.5GHz。然而2005年末款用的还是年初款的外壳,连标签都没改…… 因此如果你买到一台1.5GHz的顶配机型,不要惊讶,它底部标的配置就是1.42GHz,不放心的话可以进入系统看看参数。Mac mini G4全系列只能支持最高1GB DDR内存(仅有一条台式DDR内存插槽),而且都使用入门级ATI Radeon 9200,除了1.5GHz款是64M显存,其余都是32M。这款显卡不支持Core Image,因此安装Leopard 10.5后菜单栏没有透明效果。但这张显卡在Mac OS 9下是可以驱动的,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接上USB声卡,可以体验破解后的Mac OS 9.2.2。相关文章:

巨硬中冰:Mac mini G4 使用体验Power Mac G5系列Power Mac G5系列,图片来自Mactracker

Power Mac G5绝对算是最快的PowerPC Mac机型了,可玩性也很不错,可以通过AGP+PCI-X(2003-2005年初款)或PCI-E(2005年末款)来扩展。目前国内也有一定的保有量,只不过这代机箱太经典,不少人买来后改装成PC的机箱当PC使用。这种行为是合理升级还是暴殄天物,这里不评论。只是这些机器早已停产,卖一台少一台,坏一台也少一台。作为萌新,尽量避开的是水冷型号,因为当时水冷技术不算成熟(容易漏夜),而且水冷机型在运输途中损坏的概率也更大。

这代机箱与Mac Pro非常像,但也很好区分,Power Mac G5前面板只有一个光驱位,而Mac Pro有两个光驱位。

相关文章:

paizhangpi:Power Mac G5 Quad:四核水冷专业级Mac PowerPC工作站初体验paizhangpi:Power Mac G5上的水冷系统(LCS)iMac G5末代17英寸iMac G5,图片来自Mactracker。注:仅有末代型号才自带摄像头。

iMac G5也是最强PowerPC Mac之一,性能仅次于Power Mac G5,有17英寸和20英寸两个尺寸。国内比较好收,价格在200-600之间,也有800以上的。初代型号有G5 1.6GHz + Fx5200显卡的型号,这是低配版的,后来的版本有1.8GHz, 1.9GHz, 2.0GHz和2.1GHz的。非末代版本不带摄像头,显卡也是AGP的,ATI Radeon 9600系列。只有末代(2005年10月)版本才带摄像头,并且也使用了PCI-E总线,显卡是ATI Radeon X600系列,同时内存也升级到了DDR2 533内存,板载512M,提供一条插槽,可以升级到2.5GB内存。

相关文章:

paizhangpi:iMac G5初体验

说完了PowerPC Mac系列的台式机,再看看笔记本系列

PowerBook G3PowerBook G3 第四代(Lombard),图片来自Mactracker末代PowerBook G3(Pismo),图片来自Mactracker

采用New world ROM的PowerBook G3有两代,一代是Bronze Keyboard(代号Lombard),还有就是末代Firewire(代号Pismo)了。这两代区别较小,主要在于CPU的速度,以及末代有火线400接口。不过目前国内也比较难收到,价格普遍在600-900元。前者还能运行Mac OS 8.6系统,最高Panther 10.3系统,但也能破解安装到Tiger 10.4系统。末代则是预装了9.0.2系统,不能安装8.6系统,但官方支持Tiger 10.4系统。

相关文章(含old world和new world型号):

paizhangpi:PowerBook G3不再能够正常工作paizhangpi:Macintosh PowerBook G3 Series 12寸与14寸(第二版):究竟有何不同?paizhangpi:Macintosh PowerBook G3 Series添加内存,与初体验paizhangpi:为PowerBook G3 Series添加USB接口iBook G3 贝壳机初代两款iBook G3,图片来自EveryMac

iBook G3贝壳机最初发布的型号里只有“蓝莓”和“橙子”两个颜色的版本,而且处理器都是300MHz的PowerPC G3,板载内存32M或64M,最大扩展到544M或576M。后续的型号增加了荧光绿,宝石蓝和石墨色这三种,配置也在366MHz或466MHz,后续型号板载内存也是64M,最高576M内存。虽然屏幕只有12英寸,但整机甚至比14寸 的笔记本还大。机器也比较重,达到了3.04kg。最大的问题在于屏幕分辨率只有可怜的800x600,运行Mac OS 9还好,但运行Mac OS X的话就太小了,可以说打开个Finder窗口就没有多少屏幕空间了。而且也只有一个USB接口,只有后期型号才配备了火线400接口。 后期型号的音频输出口还支持Composite视频输出(连接电视)。目前价格在500-800元,也算比较贵的型号了,量力而为。

相关文章:

paizhangpi:iBook G3 Clamshell初体验paizhangpi:Mac OS 9详细体验报告:iBook G3与Mac OS 9的一段日常使用paizhangpi:古董也上网:iBook G3上网记paizhangpi:古董也上网2:Classilla助力iBook Mac OS 9上网体验,与更多paizhangpi:自定义Mac OS 9体验,安装与应用主题paizhangpi:在G3 iBook上运行Windows 98与Windows 3.2iBook G3/G4 小白和大白iBook G3,图片来自MactrackeriBook G4,正面显示的字体与G3款不同。2003年初款的iBook G3也采用相同字体,但只有“iBook”字样,不带“G3”和“G4”。 图片来自Mactracker。

2001年的iBook G3系列都采用了白色外观,处理器也是最低500MHz,均配有两个USB 1.1接口和一个火线400接口。2003年初的末代款是800MHz或900MHz的,算是最快的G3型号了。所有iBook G3均能运行Mac OS 9.2.2系统。12英寸的iBook Snow叫做“小白”,14英寸的型号叫“大白”。建议选购后期采用ATI Radeon显卡的型号,因为支持Quartz Extreme技术,在Mac OS X下的界面和动画会更流畅一些。早期型号的ATI Rage显卡则不支持这一技术。目前白壳iBook G3在国内也很难见到,价格也普遍较高,倒是iBook G4更常见。

这里顺便说一下iBook G4系列。发布于2003年下半年的iBook G4取代了上半年的G3型号,而且笔记本正面,屏幕下方写的就是“iBook G4”字样,如果只写了“iBook”的那肯定是G3型号。2003年发布的iBook G4均采用无L3缓存的7450/7455处理器,频率是800MHz,933MHz和1GHz,性能比同频PowerBook G4低,而且发热还一样。因此不太建议购买这一代iBook G4。而2004年的iBook G4则采用了功耗更低一些的PowerPC G4 7447和7447A处理器,频率在1.07到1.33GHz之间。2005款把CPU升级到了1.33GHz和1.42GHz,显卡升级到ATI Mobility Radeon 9550,显存还是32M。2005款还支持Sudden Motion Sensor,类似ThinkPad上的APS硬盘保护系统,在监测到笔记本移动或跌落时停转硬盘以起到保护硬盘的作用。除了2005款的iBook G4,这个系列都能破解安装Mac OS 9.2.2系统。iBook G4是个人比较推荐的入门型号,适合预算不足又想体验Mac的用户。价格在200到500之间,但超过400就不推荐了。

对了,全系列的iBook(包括贝壳和白壳机)要更换硬盘都非常麻烦,没有经验的萌新不建议换硬盘,免得拆坏了机器。

相关文章:

paizhangpi:苹果iBook: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paizhangpi:三代iBook横评PowerBook G4初代钛合金PowerBook G4,图片来自Mactracker末代钛合金PowerBook G4,图片来自Mactracker

这个产品线从2001年一直到2005年,前后发布过两个不同的系列。分别是2001年和2002年的钛合金PowerBook G4(“钛本”或“火锅机”),这款只有15英寸的型号,CPU从400MHz到1GHz。早期的型号,400MHz到667MHz的比较容易断轴,这个问题直到DVI款才得以改善,当然并没有解决(只是改善了)。建议购买至少667MHz的DVI型号,有条件的话可以之间上末代867MHz/1GHz款。 钛合金G4全系列支持Mac OS 9.2.2。内存最高1G SDRAM(2x512M)。除了注意开合屏幕时不能用力过猛,还要注意散热,这代机器的喇叭也非常容易坏掉。不过这代机器还是比较推荐的,末代款可以运行Mac OS 9.2和最高Leopard 10.5,价格基本在600元以上,能找到的也不多。

相关文章:

paizhangpi:钛合金PowerBook G4初体验paizhangpi:强大与性感,再写苹果钛书paizhangpi:2002年度旗舰笔记本电脑对决:ThinkPad A31p与PowerBook G4铝合金PowerBook G412英寸PowerBook G4 “小飞机”,图片来自EveryMac17英寸PowerBook G4 “大飞机”,图片来自EveryMac15英寸PowerBook G4“中飞机”,图片来自EveryMacPowerBook G4广告

2003年1月发布的铝合金PowerBook G4由于它最初的广告是在飞机上拍的,而且性能在当时也非常出色,被人称作是“飞机”系列。12英寸的叫“小飞机”,17英寸叫“大飞机”,后来还发布了15英寸的“中飞机”。12英寸的型号十分便携,比12英寸的iBook G4还要小,并且比iBook多了一个音频输入接口。末代的小飞机也是1.5GHz,总线也是167MHz,比iBook G4还是更快的。虽然小飞机还是PowerBook系列,但比起15和17英寸的型号,并没有那么Pro了,比如它没有PCMCIA插槽(我们大多数时候用它来安USB 2.0扩展卡),没有火线800接口,没有背光键盘,屏幕只有1024x768分辨率等等。 尽管如此,小飞机还是一台非常紧凑的笔记本电脑,只是价格不菲,通常在600元以上。

15英寸的PowerBook G4应该说是最均衡的型号了,配置与17英寸的相同。非末代型号,15英寸的分辨率是1280x854(3:2),末代顶配是1440x960(3:2),而17寸的型号是1440x900(16:10),末代1680x1050(16:10)。需要注意的是,2005年初和年末款都有1.67GHz,但1.67GHz不是判断“末代顶配”的依据。2005年末款(末代顶配)与年初款有两个不同,第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屏幕分辨率。还有一点是2005年末款采用DDR2 533内存(虽然运行在333模式下),而老款是DDR333内存。

12寸和17寸的初代版本(2003年1月),使用的是PowerPC G4 7455型号,17寸配备了1M的L3缓存,而12英寸867MHz没有L3缓存,慢的不是一点点了 ,由于采用的是7455型号的CPU,发热会比后续的7447和7447A的版本更大一些。初代两款都采用了NVIDIA GeForce Go 4 MX系列显卡,破解后可以安装Mac OS 9.2.2。 后面的版本就不建议破解安装Mac OS 9了。后续的15和17英寸型号使用了ATI Mobility Radeon 9600和9700显卡,12英寸使用的NVIDIA Fx Go5200,这些显卡都没有Mac OS 9驱动。

相关文章:

paizhangpi:PowerBook G4初体验paizhangpi:Mac OS X Tiger与PowerBook G4在2018年的一段日常使用白川則正(Mizu):入手末代中飞后的碎碎念kusahae:PowerBook G4上的Linux体验

PowerBook G4整个系列都比较推荐,但价格太感人,量力而为。想运行Mac OS 9尽量考虑钛合金款,如果没有Mac OS 9需求可以选铝合金款。如果预算不够,可以买iBook G4。如果预算实在不够…… 也有模拟器可以玩。

整个PowerBook系列的时间线参考:

paizhangpi:供参考和查阅:PowerBook的Timeline,1991年到2005年

采用m68k系列处理器的Mac

一句话:不推荐。因为你买不到。就算能找到也买不起,几乎都是传家宝。就算你找到了价格合适的,也会因为没有软盘,或者软驱挂了,没有能读写SCSI的设备,找不到SCSI硬盘等等让你玩得很不愉快,最终只能当菩萨供起来…… 而且这些老设备,随时可能挂了,特别是软驱和硬盘,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买来一台,就这么挂了,那得多心疼啊。

这个时代的产品线,早期还算清晰,但到了后期…… 乱到可能连苹果自己也分不清了吧。那就简单梳理一下吧。

经典台式系列,采用经典一体设计

初代Macintosh 128k,图片来自MactrackerMacintosh 128KMacintosh 512K/512KeMacintosh PlusMacintosh SE/SE FDHDMacintosh SE/30Macintosh ClassicMacintosh Classic IIMacintosh Color Classic (支持彩色)Macintosh Color Classic II (支持彩色)

Macintosh II系列(支持彩色的高端桌面机或工作站):

Macintosh II,图片来自MactrackerMacintosh IIMacintosh IIxMacintosh IIcxMacintosh IIfxMacintosh IIsiMacintosh IIviMacintosh IIvx

Macintosh LC系列(支持彩色的中低端机型):

Macintosh LC,图片来自MactrackerMacintosh LCMacintosh LC IIMacintosh LC III/III+Macintosh LC 520/475/550/575/580/630等数字型号

Macintosh Quadra系列(采用Motorola 68040的中高档机型)

Macintosh Quadra 950,68040旗舰之一,图片来自MactrackerMacintosh Quadra 605/610(可选配PC兼容卡)/630/650/660AV(带DSP芯片) 中档机型Macintosh Quadra 700 中高档机型Macintosh Quadra 800/840AV(带DSP芯片) 高档机型Macintosh Quadra 900/950 高档机型

其中Quadra 660AV和840AV都自带一块DSP芯片,只是运行频率不同,可以加速视频音频信息的编码解码。840AV机型拥有整个68040系列中最快的处理器,频率40MHz,就连旗舰级的Quadra 950也只有33MHz的处理器。但是900和950的扩展性更强,拥有更多的扩展插槽,而且最大支持256MB内存,而840AV最高只支持128MB内存。

此外采用m68k处理器的Mac中还有面向主流用户的Performa以及商用机Centris系列,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Centris里面基本是马甲机型(Quadra的马甲)。 Performa这个产品线在苹果迁移到PowerPC之后还保留了一段时间,后来也被砍掉了,而Centris则只有m68k机型。

而m68k系列的移动机型,除了初代Macintosh Portable是“手提式台式机”以外,其他的都以PowerBook命名。 可以参考上面的PowerBook系列时间线的文章。还有以下文章可以参考:

paizhangpi:迟到30年,苹果首台笔记本Macintosh Portable(1989)体验paizhangpi:Macintosh PowerBook 180体验paizhangpi:PowerBook 100系列、500系列、Duo 200系列:常见的几个问题和解决建议paizhangpi:PowerBook 540系列(1994)体验,和180系列有什么不同?选择合适的系统和软件(软件篇)

如果已买入手了合适的Mac,或者已经设置好了模拟器,那么就要安装合适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了。Mac的操作系统在前面的部分介绍过了。那这里就结合一些常见的情况来看看怎么选择。

操作系统

Intel Mac

2006年和2007年的大部分型号一般都建议使用Snow Leopard 10.6系统。这两年的Mac大多型号都只支持到Lion 10.7.5,因为显卡大多是ATI Radeon X1600或Intel集显在更新版本的系统上没有驱动。这些机型即使是装上了Lion 10.7系统,运行起来也比较卡,因此不是十分推荐。如果需要运行现代应用程序,建议还是通过Bootcamp安装Windows。

2007年的部分型号(如MacBook Pro)以及2008年之后的型号(2008款部分MacBook除外),也建议Snow Leopard 10.6系统。如果能官方支持Mountain Lion 10.8到El Capitan10.11系统的,那么可以尝试更换固态硬盘,然后安装El Capitan 10.11。El Capitan 10.11有更现代的应用程序支持,在固态硬盘的加持下也不会太慢。2008年的一些型号甚至可以安装到Mojave 10.14,这里就不多描述了。

2009年及更新的型号,基本都能够安装到El Capitan 10.11,2010年的大多数型号可以支持High Sierra 10.13。除了使用AMD Radeon 5xxx和6xxx系列的型号,大多都可以破解安装到Mojave 10.14版本。如果需要安装Snow Leopard 10.6,则只能是2011年之前的型号。一些2011年的型号甚至也需要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才能安装Snow Leopard 10.6,这里不多描述。

系统安装完成后,建议通过Mac OS X自带的软件更新工具,安装更新和补丁。

PowerPC Mac

采用New World ROM的PowerPC G3和G4型号,400MHz或500MHz以上的,内存256M以上的(建议至少512M),可以尝试用Tiger 10.4系统。Tiger 10.4的官方要求还有内建FireWire端口,如果没有(如早期G3机型),则不能直接安装,可以通过BootMania局域网安装(见下文“常见问题篇”)来绕过这个限制。 Tiger 10.4已经是DVD光盘版了,如果只有CD光驱,可以尝试找第三方制作的CD版本,当然也能使用BootMania局域网安装或者使用火线接口的硬盘盒来安装。

而Leopard 10.5的官方要求是867MHz的PowerPC G4,内存512M以上(建议至少1G)。但想要流畅运行,前文提过了,建议至少1.2GHz的G4处理器,而且图形界面的动画都还是会卡。如果需要较流畅运行,还是建议PowerPC G5型号(界面动画也有可能会卡)。至于更低频率的G4,虽然可以通过Leopard Assistant软件来安装Leopard 10.5,但同样非常不推荐。

接下来看看更早版本的Mac OS X 10.0-10.3。

Mac OS X 10.0 Cheetah,没有中文界面支持。最新版本10.0.4。最高能支持的设备:

iBook G3(2001年5月初代小白 PowerBook4,1),PowerBook G3(Pismo/火线款 PowerBook3,1),PowerBook G4(初代400/500MHz PowerBook3,2),iMac G3(2001款 PowerMac4,1),Power Mac G4(2001年7月QuickSilver款 PowerMac3,5 )Power Mac G4 Cube (PowerMac5,1)

Mac OS X 10.1 Puma,从10.1.1或者10.1.2开始支持中文,最新版本10.1.5(需要先安装Installer Update(需要先安装Installer Update和Security Update 7-18-02)。语言支持更新:Mac OS X Language Support Updates: Software Download。最高支持的设备:

iBook G3(2002年5月款 PowerBook4,3)PowerBook G4(DVI型号 PowerBook3,4 / A1001)Power Mac G4 (2002年1月款 QuickSilver PowerMac3,5)iMac G4 (2002年款 PowerMac4,2 PowerMac4,5)

Mac OS X 10.2 Jaguar,第一个成熟的Mac OS X版本,第一个支持Quartz Extreme的版本。最新版本10.2.8(G5需专用版10.2.8更新),最新安全更新版本2005-001。最高支持的设备:

iBook G3(900MHz PowerBook4,3)PowerBook G4 (2003年9月款 PowerBook6,2/PowerBook5,2/PowerBook5,3)iMac G4(2003年9月款 PowerMac6,1)Power Mac G5 (2003年6月初代 PowerMac7,2)

Mac OS X 10.3 Panther,界面较之前版本有较大变化,开始使用金属风格的Finder。最新版本10.3.9,最新安全更新版本2007-008。AirPort Extreme和WPA2加密需要安装AirPort Software 4.2 。最高支持的设备:

iBook G4(2004年10月款 PowerBook6,5 / A1055)PowerBook G4(2005年1月款 PowerBook6,8 / PowerBook5,6 / PowerBook5,7 / A1104 / A1106/A1107)Power Mac G5(2004年10月款 PowerMac9,1)iMac G5 (2004年8月款 PowerMac8,1)Mac mini G4(年初年末款均支持)

注:以上标注机型是最高支持的机型,如果你的设备比这些机型还要新,则无法安装该版本的Mac OS X。

参考资料:

Mac OS: Versions, builds included with PowerPC Macs (since 1998) 常用软件

这里主要列举一些组件,Safari,iTunes,QuickTime等等的版本兼容性,以及适用于PowerPC Mac的浏览器和播放器等。

小常识:如果一个Mac OS X软件是Universal(通用)的,那么它可以同时兼容Intel和PowerPC平台。这是苹果从PowerPC迁移到Intel时的一种过渡技术。

系统组件和苹果i套件

Safari兼容性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fari_version_history#Version_compatibility

Mac OS X Jaguar 10.2.8兼容Safari 1.0.3,通过安装10.2.8组合更新获得1.0版Mac OS X Panther 10.3.9兼容Safari 1.3.2,通过安装组合更新获得Mac OS X Tiger 10.4.11兼容Safari 4.1.3,,通过系统的软件更新获得。Mac OS X Leopard 10.5.8兼容Safari 5.0.6,通过系统的软件更新获得。Mac OS X Snow Leopard 10.6.8兼容Safari 5.1.10,通过系统的软件更新获得。Mac OS X Lion 10.7.5兼容Safari 6.1.6,通过系统的软件更新获得。OS X Mountain Lion 10.8.5兼容Safari 6.2.8,通过系统的软件更新获得。

iTunes兼容性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iTunes#Operating_system_versions

Mac OS 9兼容iTunes 2.0.4,可在eMac的9.2.2安装盘里获得。Mac OS X Cheetah 10.0.4兼容iTunes 1.1.1。Mac OS X Puma 10.1.5兼容iTunes 4.7.1。Mac OS X Jaguar 10.2.8兼容iTunes 6.0.5。Mac OS X Panther 10.3.9兼容iTunes 7.7.1。Mac OS X Tiger 10.4.11兼容iTunes 9.2.1。Mac OS X Leopard 10.5.8兼容iTunes 10.6.3。Mac OS X Snow Leopard 10.6.8兼容iTunes 11.4。Mac OS X Lion 10.7.5兼容iTunes 12.2.2。OS X Mountain Lion 10.8.5兼容iTunes 12.4.3。

QuickTime兼容性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QuickTime#Platform_support

Mac OS 8.6和Mac OS 9兼容QuickTime 6.0.3。Mac OS X Cheetah 10.0.4兼容QuickTime 5(系统自带)。Mac OS X Puma 10.1.5兼容QuickTime 6.3.1。Mac OS X Jaguar 10.2.8兼容QuickTime 6.5.3。Mac OS X Panther 10.3.9兼容QuickTime 7.5。Mac OS X Tiger 10.4.11兼容QuickTime 7.6.4。Mac OS X Leopard 10.5.8兼容QuickTime 7.7。Mac OS X Snow Leopard 10.6(到最新macOS)自带QuickTime X,随系统更新。而QuickTime 7.6.6可兼容到Mojave 10.14,由于Catalina 10.15无32位支持因此不兼容QuickTime 7系列。

iLife套件

早期Mac OS X 10.2及10.3自带了iPhoto和iMovie组件。大部分Mac电脑出厂均预装了iLife,但iLife也单独发行过。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ILife#Releases_and_history

iLife(2003)最低要求Puma 10.1.5。iLife '04最低要求Jaguar 10.2.6(推荐10.2.8)。iLife '05最低要求Panther 10.3.4(部分功能需要10.3.6及更高版本)。iLife '06最低要求Tiger 10.4.3(部分功能要求10.4.4及更高版本)。iLife '08最低要求Tiger 10.4.9,其中iMovie需G5或Intel处理器,在G4上运行需破解。ILife '09最低需求Leopard 10.5.6,其中iMovie需G5或Intel处理器,在G4上运行需破解。iLife '11(零售DVD)最低需求Snow Leopard 10.6.3,不兼容PowerPC Mac。

iWork套件

参考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IWork#Versions

iWork '05最低需要Panther 10.3.6。iWork '06最低需要Panther 10.3.9。iWork '08最低需要Tiger 10.4.10。iWork '09最低需要Tiger 10.4.11。iWork 9.0.4更新最低需要Leopard 10.5.6;iWork 9.1更新最低需要Snow Leopard 10.6.6,不兼容PowerPC Mac;iWork 9.3更新最低需要Lion 10.7.4,不兼容PowerPC Mac。

常用软件

Microsoft Office办公套件

Microsoft Office 98最低要求System 7.5,但要求PowerPC处理器。Microsoft Office 2001最低要求Mac OS 8.1。Microsoft Office X,与2001同版本,最低要求Mac OS X 10.1。Microsoft Office 2004,最低要求Mac OS X 10.2.8,但Office 2007文档兼容包要求Mac OS X 10.4。Microsoft Office 2008,最低要求Mac OS X 10.4.9及PowerPC G4处理器,但实际可以运行在PowerPC G3处理器上。Microsoft Office 2011,最低要求Mac OS X 10.5.8及Intel处理器,不兼容PowerPC。

网络相关

老Mac OS/Mac OS X上的网络浏览器的确是个大问题。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大多已经不能访问现代网站了,即使是Mountain Lion 10.8上的Safari浏览器也会遭遇浏览器加密方式太老而无法访问的问题。这里将介绍一些Mac浏览器。

Classilla浏览器,运行于Mac OS 9系统,也可以在Mac OS X的Classic环境中运行。但这款浏览器的引擎已经是2003年的了,访问现代网页也无法正常显示。只是支持新的加密方式,不至于无法访问。

TenFourFox浏览器,基于Firefox 45 ESR版本,并提供安全更新,需要Mac OS X Tiger 10.4和Leopard 10.5系统。这款浏览器是为PowerPC Mac开发的,但也有第三方的Intel版本,适合Intel版本的Tiger 10.4和Leopard 10.5系统,也支持Snow Leopard 10.6版。目前TenFourFox也有简体中文语言包支持了。在下载TenFourFox的PowerPC G4版本时,有7400和7450两个选项,一般733MHz以上的G4就选择7450版本。

Leopard Webkit,这个项目将El Capitan 10.11系统的Safari浏览器Webkit内核移植到Leopard 10.5.8上,目前只支持PowerPC的Leopard系统。可以下载后单独运行Webkit程序,也可以使用脚本将系统中Safari使用的Webkit版本更新,但更建议单独使用。

对于Mac OS X Snow Leopard 10.6.8来说,还能用的浏览器也并不多。FireFox 48和Chrome 49是最后兼容的版本,但也可以使用Intel版的TenFourFox浏览器。

如果选择了TenFourFox或者Firefox 48,可以安装DownThemAll 3.0.8插件,这是一个不错的下载管理器。

至于常用的QQ软件,最后兼容PowerPC Mac以及Intel Tiger 10.4的版本是2009年发布的QQ for Mac Beta 1 Build 606,但已经时常不能登录了。最后兼容Intel Leopard 10.5.8的版本是v1.4.1,而Snow Leopard 10.6.8最高能用QQ 3.0.2版,Lion 10.7最高能用QQ 3.1.2,Mountain Lion 10.8最高支持QQ 4.0.6。这些版本已经全部不支持图片的收发,因此没有太大的意义。

TeamViewer 7是PowerPC最后能兼容的TeamViewer版本,兼容Tiger 10.4系统。

多媒体软件

系统自带的QuickTime支持格式不多,但可以通过安装Perian插件来支持更多的格式。PowerPC Mac不支持H.264视频硬解码,因此播放起来比较吃力。PowerPC G4 (1.2GHz)上的H.264视频最高可能就480p了(宽屏视频可能最高360p),G5 1.6GHz可以达到720p,2.3GHz以上的G5可以达到1080p。

除了QuickTime,还可以尝试VLC播放器。VLC支持的媒体格式比QuickTime更全,部分H.264视频播放起来比QuickTime 7更流畅。

如果需要更流畅地播放H.264视频,可以尝试CorePlayer。这款软件支持Intel和PPC Mac,最低需要Mac OS X 10.4系统。

最后支持PowerPC的Flash Player版本是10.1,但不推荐使用。一是版本太老,很多网站可能不兼容;二是老版本安全漏洞太多,不建议使用。

Adobe套件,最后兼容PowerPC G4的是CS4版本,可以运行于Mac OS X 10.4系统。如果需要用于Panther 10.3的版本,可以找CS2版。最后兼容Mac OS 9的是Photoshop 7,Illustrator 10等版本。

苹果的Final Cut Studio 2(含Final Cut Pro 6和Motion 3)也是最后支持PowerPC Mac的版本,运行于Tiger 10.4系统。

实用工具

TheUnarchiver是老Mac上比较推荐的解压软件,支持的格式比较齐全。但也只能解压,不能用于压缩,而且解压时会将所有文件都解压出来,不能浏览压缩包内容。

Geekbench 2.2.0是最后支持PowerPC Tiger 10.4的Geekbench跑分软件了,而2.2.7版是最后兼容PowerPC Leopard 10.5的版本。不过它的跑分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跨平台对比的依据。

Virtual PC 7是PowerPC Mac下运行x86 Windows的一个工具。Virtual PC 7要求Jaguar 10.2.8以上的版本,不兼容Intel Mac。如果需要在Mac OS 9.2和Mac OS X 10.1下运行,需要使用Virtual PC 6版本。

软件部分先更新到这,以后会不定期更新。很多老Mac软件都可以在Macintosh Garden网站上找到,也可以去Macintosh Repository网站上找。

常见问题篇

新手常见的问题除了选购,一般还有安装与重装系统,以及机器出现问题后如何排查和解决。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有待更新的。在更新之前,可以参考专栏内的文章:

安装与重装,可以参考

paizhangpi:给G3/G4/G5 Mac电脑重装系统,看这篇就够了(第二版)

局域网安装,U盘安装系统,也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蓬岸 Dr.Quest:为旧型Mac电脑配置支持OS 9的网络启动paizhangpi:BootMania服务器端配置并网络启动旧款Mac电脑巨硬中冰:使用U盘为基于PowerPC的Mac安装Mac OS Xpaizhangpi:制作一个适合于你的Intel Mac的Tiger x86安装U盘

如果在New world机型上遇到了一些疑难杂症,先看这篇文章

paizhangpi:New World Power Mac电脑:常见的几个问题和解决建议

如果需要重置PMU,方法可以参考:

paizhangpi:PMU:解决Macintosh电源疑难问题的关键之处paizhangpi:正确地重置68K/PowerPC电脑的NVRAM和固件参数设置

如果要拆机维护,建议先翻阅相应机型Apple Service Source中的手册(manual),也可以去ifixit上查看拆机图文教程。但不建议新手拆机,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笔记本机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关于在部分Mac OS X的G4机型上破解运行运行Mac OS 9,可以参考:

osnine:给iBook G4(和其他不受支持的机型)安装Mac OS 9

关于部分老Mac笔记本的系统兼容性,可参考:

paizhangpi:iBook与早期MacBook:Mac OS兼容性paizhangpi:PowerBook与早期MacBook Pro:Mac OS兼容性

附件1:

本文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CC-BY-SA 4.0)进行许可,专有内容除外,作者:子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